笔记-《做事的常识》----原著:[日本]小苍广, 播音员: 胖子邓

文章目录
  1. 1. 书的简介
  2. 2. 为什么要看
  3. 3. 书中内容:
    1. 3.1. 一. 时间并不均匀
      1. 3.1.1. 了解自己的精力周期
      2. 3.1.2. 黄金时间要做”重要但不紧急的事”
      3. 3.1.3. 碎片时间适合做”整合回忆/计划规划”类的事
      4. 3.1.4. 推而广之, 人生的每一年也不一样, 80岁后的决策就不如20岁时的重要
    2. 3.2. 二. 习惯养成需要刻意训练
      1. 3.2.1. 第一个习惯: 一次专注于一件事
      2. 3.2.2. 第二个习惯: 制定B计划
      3. 3.2.3. 第三个习惯: 培养仪式感
      4. 3.2.4. 第四个习惯: 运用—>日志—>复盘(循环)
      5. 3.2.5. 第五个习惯: 追溯原因
    3. 3.3. 三. 建立有效激励
      1. 3.3.1. 自己完成进度节点时, 使用随机奖励奖励自己
      2. 3.3.2. 让朋友监督自己的计划

书的简介

书籍作者: 日本, 小苍广

播音员: 胖子邓

来源: 知乎-讲书

为什么要看

“黄金时间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”这个观点特别打动我, 因为”重要但不紧急的事”真的就是”不会去做的事”.

其他几个观点感觉上也比较容易实施, 还需要后续的实践验证.

书中内容:

一. 时间并不均匀

如何制定计划, 有效管理时间

每个人的一天都有24小时, 而且每个小时都同样长,

但是每个小时的意义是不一样的.

一般来说, 早上精力充沛, 下午更适合简单的工作, 晚上更适合需要联想活整合回忆的工作

了解自己的精力周期

  • 需要注意个体差异, 找到自己的时间分布情况, 找到你的黄金时间, 普通时间, 碎片时间

黄金时间要做”重要但不紧急的事”

  • 注意事项1: 黄金时间不做”紧急且重要的事”
  • 1.1 因为紧急的事本身会迫使你去完成, 而重要却不紧急的事通常我们会拖延并忘记去做
  • 1.2 因为紧急所以精神容易集中, 使用普通时间也不影响做事效果, 所以可以不用黄金时间
  • 注意事项2: 别在黄金时间做杂事(收集资料/回复邮件等等)
  • 2.1 不要做收集资料/回复邮件/这类杂事

碎片时间适合做”整合回忆/计划规划”类的事

推而广之, 人生的每一年也不一样, 80岁后的决策就不如20岁时的重要

二. 习惯养成需要刻意训练

第一个习惯: 一次专注于一件事

  • 如果发现感兴趣的旁支, 加入书签, 之后可用碎片时间查看

第二个习惯: 制定B计划

  • 对于比较难做的事, 或者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完成的事, 有必要在事先备好补救计划
  • B计划可以避免我们无法按照计划行事时, 产生的焦虑和挫败感
  • B计划设置了缓冲地带, 避免”必须完成”的强迫感造成的焦虑情绪

第三个习惯: 培养仪式感

  • 例如工作时把手机 调成静音或关机, 把计划本摆出来
  • 在工作桌前比躺着床上效率更高
  • 例如在完成了一定进度时候, 想象成功的情景来激励 自己

第四个习惯: 运用—>日志—>复盘(循环)

  • 刻意使用这些习惯
  • 记录自己的行为
  • 每天晚上睡前花半分钟时间, 复盘自己有什么地方做的好与不好

第五个习惯: 追溯原因

  • 如果喜欢某个小说, 试试把”这本小说好看”变成”我觉得这不小说不错的地方有N点, 分别是…….”
  • 试试把”这个人的演技不错”变成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觉得他出色的展现了这种形象”

三. 建立有效激励

自己完成进度节点时, 使用随机奖励奖励自己

  • 恒常的奖励给人的奖励感会逐渐降低
  • 这是游戏行业经常做的事, 例如可以淘宝购买随机贴纸, 没完成节点可以一次抽签

让朋友监督自己的计划

  • 对简单的事或要完成的事,不要发朋友圈, 避免赞美使自己提前满足, 降低去实现的动力
  • 对困难的计划可以发朋友圈, 让朋友监督